查 询 高级检索+
共找到相关记录4条
    全 选
    显示方式:|
    • 基于博弈的加密货币交易市场用户决策优化分析

      2023, 34(12):5477-5500.DOI: 10.13328/j.cnki.jos.006798

      关键词:区块链博弈论ZcashCoinJoin交易市场
      摘要 (942)HTML (1183)PDF 4.33 M (2401)收藏

      摘要:近年来, 随着区块链的快速发展, 加密货币种类和匿名交易的类型不断多元化. 如何在加密货币市交易类型中进行最优决策是用户关注的问题, 用户的决策目标是在确保交易被打包的前提下实现交易费用最小化和隐私最大化. 加密货币交易市场是复杂的, 不同的加密货币技术差异大, 现有的工作都是研究比特币市场, 很少有对Zcash等其他匿名币市场和用户的匿名需求的讨论. 因此提出一个基于博弈的通用加密货币交易市场模型, 通过结合用户的匿名需求运用博弈论探究交易市场和用户对于交易类型和交易费用的决策. 以最具代表性的可选隐私加密货币Zcash为例, 结合CoinJoin交易, 对交易市场进行分析, 按照交易流程模拟用户和矿工找到最佳策略的过程, 讨论区块大小、折扣因子和用户数量对交易市场和用户行为的影响. 在多种交易市场类型中对模型进行仿真实验, 并对实验结果进行深入讨论. 以三类型交易市场为例, 交易市场恶性竞价情景下, 参数设置为$plnum = 75$, $theta {text{ = }}0.4$, ${s_t} = 100$, ${s_{textit{z}}} = 400$时, 100%的用户在交易市场前期(前500轮)倾向于选择CoinJoin交易, 而在交易市场中后期(1500–2000轮), 隐私敏感度低于0.7的用户中有97%倾向于选择CoinJoin交易, 隐私敏感度高于0.7的用户中有73%倾向于选择屏蔽交易. CoinJoin交易和大小在400以上的区块大小能有效缓解交易费用的恶性竞争. 所提的交易市场模型能够有效地帮助研究人员理解不同加密货币交易市场博弈, 分析用户交易行为, 揭示市场运行规律.

    • 区块链闪电网络实证分析:拓扑、发展和收费策略

      2022, 33(10):3858-3873.DOI: 10.13328/j.cnki.jos.006380

      关键词:区块链比特币闪电网络支付通道网络网络拓扑结构
      摘要 (1493)HTML (2723)PDF 2.30 M (3216)收藏

      摘要:比特币闪电网络作为最广泛使用的支付通道网络之一,自其2016年提出就引起了广泛关注.支付通道网络是一种用以解决区块链可扩展性问题的Layer-2技术.在支付通道网络中,参与者只需在区块链上提交开通和关闭支付通道的Layer-1事务,就可以在链下完成多笔支付交易.这一工作机制既避免了等待每笔交易被验证的时间耗费,同时也节省了交易费用.然而,由于闪电网络投入使用的时间较短,以往的相关研究都是基于有限的、闪电网络仍处于快速发展时期的数据,缺乏必要的时效性.为了填补这一空白,全面了解闪电网络的拓扑结构及其发展趋势,基于更新至2020年7月、具有高时效性的数据,采用图分析的方法描述闪电网络静态和动态的特征.同时对网络中节点进行聚类分析,并从聚类结果中得到了一些结论.此外,通过比较链上和链下的交易费用,对闪电网络的收费机制作了更进一步的研究.

    • 基于简单再生码的带宽感知的分布式存储节点修复优化

      2017, 28(8):1940-1951.DOI: 10.13328/j.cnki.jos.005204

      关键词:分布式存储简单再生码网络拓扑节点修复
      摘要 (3913)HTML (3197)PDF 1.23 M (5717)收藏

      摘要:分布式存储系统为了保证可靠性,会采用一定的存储冗余策略,如多副本策略、纠删码策略.纠删码相对于副本具有存储开销小的优点,但节点修复网络开销大.针对修复网络开销优化,业界提出再生码和以简单再生码为代表的局部可修复码,显著降低了修复网络开销.然而,现有的基于编码的分布式容错存储方案大都假设节点处于星型逻辑网络结构中,忽略了实际的物理网络拓扑结构和带宽信息.为了实现拓扑感知的容错存储优化,相关研究在纠删码和再生码修复过程中结合网络链路带宽能力,建立树型修复路径,进一步提高了修复效率.但是,由于编码和修复过程的差异性,上述工作并不适合于简单再生码修复.针对该问题,结合实际物理网络拓扑结构,将链路带宽能力引入到简单再生码的修复过程中,对带宽感知的简单再生码修复优化技术开展研究.建立了带宽感知节点修复时延模型,提出了基于最优瓶颈路径和最优修复树的并行修复树构建算法,并通过实验对算法性能进行了评估.实验结果表明,与星型修复方式相比,该算法有效地降低了节点修复时延,提高了修复效率.

    • DDS并行模型及其形式化

      2009, 20(6):1406-1413.

      关键词:DDS并行模型全局调度算法分离逻辑时段演算形式化
      摘要 (4886)HTML (0)PDF 554.88 K (7937)收藏

      摘要:DDS(deadline-driven scheduler)模型是实时系统研究中的一个经典模型,但其原始设置中未提及空间因素.在DDS模型的原始设置上进行扩展,给出了DDS并行模型并在该模型设置下研究带空间限制的任务调度问题.提出了极大空间相容组的概念,并给出了全局调度算法和该算法可行的条件.最后还引入分离逻辑的思想对时段演算进行扩充,得到了新的形式系统DC*,利用DC*把DDS并行模型形式化.

    上一页1下一页
    共1页4条记录 跳转到GO

您是第19749116位访问者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软件研究所 京ICP备05046678号-3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南四街4号,邮政编码:100190
电话:010-62562563 传真:010-62562533 Email:jos@iscas.ac.cn
技术支持: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50006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