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 24(9):2214-2225.DOI: 10.3724/SP.J.1001.2013.04335
摘要:针对军事航空通信中部分信息传输对时效性和可靠性的严格要求以及传播时延不可忽略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Turbo 编码、猝发技术、异步跳频和优先级区分的媒体接入控制协议(PFH_MAC).通过为高、低两种优先级分组提供不同的排队策略和接入网络权限,以提供差分服务能力.运用Markov 建模、排队理论、组合理论和离散Laplase 变换得到系统各项性能的数学表达式.仿真结果验证了理论推导的准确性及差分服务机制的有效性.
2009, 20(10):2744-2751.
摘要:针对无线传感器网络贪婪地理路由协议中的路由空洞问题,提出一种高效的基于路标迭代提取和剔除的自适应空洞处理算法.该算法中,当探测包贪婪转发遇到空洞时,在网络拓扑局部平面化的基础上,以左(右)手法则提取空洞边界并沿其逆(顺)时针周边模式双向转发,同时,分布式地进行路标的迭代提取和剔除,直到获取的路标使得后续的数据包依次以它们为中间目标节点进行传输而不再遇到空洞为止.仿真结果表明,该协议能够以较小的控制开销代价获得次最优的传输路径,极大地提高了路由协议的性能,可以应用于无法消除路由空洞的大规模无线传感器网络贪婪地理路由协议.
2008, 19(11):3033-3041.
摘要:针对移动无线传感器网络中周期性信标交换引起的通信暂盲现象,提出一种自适应信标交换算法.在该算法中,工作节点根据相对于上游节点的特征量动态地计算下一次信标交换周期,空闲节点根据相对于所有邻居节点的特征量动态地计算下一次信标交换周期,或者采用周期性信标交换.该算法可以根据网络通信性能要求调整门限概率值来得到合适的信标交换周期;并通过信标反馈等待超时的方法删除被选择为下一跳但已移出的节点.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在工作节点稀疏型网络中不但提高了数据包传送成功率,而且降低了控制开销,可适用于大规模移动无线传感器网络.
2005, 16(6):1151-1158.
摘要:程序行为控制作为一种主动检测机制,主要在4个方面进行研究:审计数据源选择、行为描述、正常行为模式的建立与行为匹配.对事件序列模型作了深入研究,提出了采用另外一种与系统调用完全不同的数据源--LSM(Linux securyty modules,简称Linux安全模块)截获点,并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来验证LSM数据源的有效性,即基于信息理论的数据质量分析和实际系统的运行结果分析.结果表明,由于LSM数据源的粒度更细以及和安全更相关,使得它更适合作为事件序列模型的审计事件.